求个买球网站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求个买球网站 > 新闻动态 >

台北故宫发现王羲之真迹,全篇足有1903个字,足以改写整个书法史!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1:02    点击次数:89

《圣教序》是学习王羲之行书的经典法帖,相比于《兰亭序》,它的字数、篇幅更长,而且每个字都从真迹中选取,来历清晰、包罗万象,而且摒除了情感因素的影响,纯以法度取胜,对于初学者而言,堪为魏晋笔法之“范本”。

图片

有学者认为,《圣教序》也可以归到“王羲之真迹”这一类中,但唯一的缺憾就是它是碑刻,少了牵丝引带、墨法等细节,而且如今原碑已损、拓本多模糊缺字,如能克服这些缺点,那么其价值当在《兰亭序》之上。

图片

近期,台北故宫公布了一件重磅文物,那就是《圣教序》的集字原稿,它自唐代完成以来,一直递藏有序,被私人藏家秘不示人,民国末期被带到台湾省,如今修复完成后首次公布于世。它填补了原碑、拓本的诸多不足,全篇1900多个字一字不缺、一笔未损,足以改写书法史了。

图片

《墨迹圣教序》全卷纵26厘米、横超过10米,洋洋洒洒近200行,卷后还有苏轼、佛印等人的跋文,苏轼在跋文中证实了其真实性:“圣教序者。唐太宗为三藏法师玄奘撰也。高宗临御。以一金钱购王羲之一字。命怀仁汇集成文。藏之天府。其勒石行世者。则怀仁临摹笔也。”

图片

这部墨迹是对王羲之原帖双钩和对临而成,有的字甚至从原帖上剪裱而来,字迹大小完全遵循墨迹的原尺寸,多数在3厘米之内,这是晋代的“八分”书的标准大小规格。每个字遒劲爽逸,同时又不失婀娜多姿之美。

图片

相比于原碑、诸拓,墨迹本笔法纤毫毕现,显王羲之笔法真髓,碑刻经刀刻风化,易将笔墨转化为刀痕,细节大量缺失,比如:碑刻中方头横画在墨迹中多为尖锋入纸后圆转铺毫,显自然书写的灵动。提按的节奏也更真实,墨迹中可见由重到轻的变化,而碑刻多简化为均匀线条,掩盖了中锋为主、侧锋为辅的用笔轨迹。

图片

牵丝自然流露,体现王羲之笔断意连的处理,这与碑刻字字独立有着明显的区别,行气板滞。结字随势赋形,破集字规整化,碑刻为求通篇协调,部分字结构经规范化处理,而墨迹临本保留了王羲之因字生势的自由、欹侧动态的鲜活感,见“龙跳虎卧”的姿态。

图片

清代王澍评《圣教序》碑刻:“如良工集木,规制虽备,而天然气滞”,墨迹本正克服了这些不足,为碑刻的“骨”赋予了“血肉”,将此临摹通透,便可直入魏晋,得羲之笔法之神髓了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求个买球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